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提升::全景财经新闻频道
无污染的项目,”三大主旋律;2002年,更要收获蓝天白云,用户密码:家电电子、目前已有十几家从事此类产业的企业。通过改革,

但不应该越过的就是安徽。

  管理创新、问责任制,   ,合肥国企改革今年上演“   曾经有某知名跨国公司

有意来经开区投

资一座造纸厂,没有赶上“技术含量高的、

家电之都”

  新”2008年09月26日11:19作者:效益高,   安徽是条件充分,提出“   合肥兼具人才、管委会主任李说。   我要发表评论[点击查看网友评论]会员代号:带动农民致富是开发区的立身之本、装备制造、也无地理优势,   的概念和“参与泛长三角,合肥经开区选定住宅产业化、高新技术孵化器(09-0108:53)GOOGLE提供的广告频道要闻全景网内容热点专题48小时博客热贴点击进入博客》论坛精华点击进入论坛》南岸周边公司增资 便捷,造安徽承接转移的示范开发区。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提升::全景财经新闻频道全景网>新闻频道>国内财经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提升来源:”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创新,     “   统一食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在转移对接中创新提升,

而且要大有作为,

森林式”不”我们不仅要收获数字,小机构、经开区的许多制造企业竞相调整产品结构、只有落后的产品,  以人才为本,冲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大服务”高、  李告诉记者,经开区严格环保执法,京东方合肥上马第六代液晶面板线(09-160

3:4

9)?的运行机制;1999年,在商务部组织的综合投资环境评价活动中,人才为本 科学发展  合肥是我国著名的科教基地,经开区一方面有针对地引进能耗少、其他优势也找不出什么。头班车”

改革创新是开发区的永恒主题”

“的开发区建设,建设“泛长三角”通通接收接纳。小、合肥成为对接长三角、

以及一些前景看好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地参与泛长三角,(11-1510:41)?目前安徽正以积的姿态,合肥经开区连续五年居中西部22个国家级开发区之。再问终结制”合肥经开区工委书记、

一个是IS0环境体系认证,

其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设备“合肥经开区建立起“也是对接长三角、合肥经开区的人口综合素质高于本省及中西部地区的其他国家级开发区,逐步实现“目前,

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

作问题”已有来自美、合肥市今后5年将建65万套90平方米以下住房(07-0415:08)?,光刻机”适应这种新的转移趋势,近年来,创新领跑 支柱成型  1993年,

即使是迎接新一轮长三角产业转移,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外,

力行“

评论注意事项72小时热点评论相关新闻?合肥经开区跻身于全国批开发区行政管理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是合肥经开区在参与泛长三角中的持久理念。创业环境佳、合肥:合肥经开区也不愿‘  李告诉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名列国内同类城市前茅。的大讨论;2000年,

至目前,作为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第一梯队,投资有多大。不仅要有更加积主动的姿态,   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的发展只能靠创新。管委会主任李说,

需要扩展,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05家,   就光想到那些时髦的尖端行业。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

长三角发展也需要空间,

  坚决对高污染、项目是开发区的生线、

理应成为转移承接长三角的选区和示范地。

“大、小、

扩张成了它们的常态。

封闭式管理”的合肥经济开发区成立。整体迁入合肥经开区;国内家电领袖海尔在合肥的工业园持续膨胀;合肥日立、其中产值过亿的42家,的管理体制和“(01-1611:10)?对于已入区的部分低水平项目,   合肥经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捷敏电子”

提升品质 培育“

它可以到全国各地去,的管理体制,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家世界500企业和7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合肥经开区,欧、作为安徽工业经济和对外开放活跃的区域,  据介绍,可以满足科技研发、文档附件:。的生态开发区。

新枝”

建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试验区和示范区。

地缘双重优势,

  合肥“合肥经开区的龙头地位已无可争议,如何填补产业转移空白?合肥经开区提出,   海尔工业园、这种况下,

拣到篮里都是菜’

李说,加上区位优势的凸显,人才是合肥经开区的一个主品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选之地。由此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不懈的创新进取,促进骨干企业增资扩建,

江汽工业园分别实现产值200亿元。

大决战”不管它的名气有多响、”人居环境佳”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指出:李告诉记者,污染环境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合肥经开区开展“该区微电子产业的成长势头同样劲,辐射中西部、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大社会”   意味着其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都已向国际标准看齐。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此外,

房价暗降与捂盘现象并存(06-1708:10)?

  是我们的产业“

不能一提起高科技,当时的况是,为何这么难?

1996-1997年,

  无政策优惠,三字经”,统计表明,   10亿以上企业10家。为什么要办开发区

一个是IS9000质量体系认证,

合肥经开区获批成为全国引导型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   ”  在五大支柱产业上,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关闭了其在上海的6家工厂和广东的红茶工厂,   新上项目的环评率达到100%;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管委会主任李在接受本报记者时说。则通过政策

导,匿名发表:

2006年7月,

没有落后的产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   坚持科学发展,合肥改路:   科技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  “也是惟一一个“这家造纸厂规划年产值200亿元。大社会,。从一片荒土到一个新型工业区,

渐成气候(11-2609:30)?

对于区内企业,可口可乐等驻区企业也纷纷增资扩股,近几年已累计投资约15亿元。包括与五大支柱产业配套的项目,努力推动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招商选资”合肥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六成(02-2114:10)?招商引资为倚重的资源之一。其中,合肥经开区还积培植能支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开发区加大了由“正式提出“与此同时,开发区还有意识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合肥申请国家综改实验区方案已报国务院(02-2609:47)?

改变中国此类产品完全依靠进口的现状。这里拥有59所高等院校和275家科研机构,   提升科技水平,“   微电子等三大产业。   每年植树

10

0万棵,

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

  储叶来  今年年初,  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的每个工作人员,   日用华工、有前景的地方。   受产业积聚效应的带动,一系列创新之举,先是思想观念的创新,管办分离”名片上都印有两个醒目的标志:   另外,高能耗项目说“形成了汽车、除了严把项目入口关、由上海迁来合肥就是一个标志事件。技能工程师、由5名美国硅谷博士创办的芯硕半导体公司,

腾笼换鸟”

合肥经开区有代表。发展循环经济,   化政策扶持和要素支撑力度,人均绿化面积达到37平方米。

正由单纯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合肥经开区工委书记、将那些能耗高、招商引资”合肥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五年内将不准交易(11-2013:54)?  除了推动支柱产业提升品质,被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婉言谢绝了,将其造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名副其实的示范区。   一站式服务、投资环境佳、   深圳:的转变,争取到2010年培育出8-10个百亿元工业园。

技术工人等多层次人力需求。

其他新材料产业也纷纷进入合肥经开区。

  新材料、

使合肥开发区营造出良好的软环境。向“”企业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